剔紅是用硬的東西刻軟的東西,就是在木灰、金屬為胎,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,少則八九十層,多達一二百層,至相當的厚度,待半干時描上畫稿,然后再雕刻花紋。剔紅是漢族漆器工藝的一種,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時期,發展于明清兩代。
“剔紅”就是在器物的胎型上,涂上幾十層朱色大漆,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的紋樣。 雕漆品種之一,又名“雕紅漆”或“紅雕漆”。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時期,發展于明清兩代。明黃成《髹飾錄·坤集·雕鏤第十·剔紅》中寫道:“剔紅,即雕紅漆也!卧,藏鋒清楚,隱起圓滑,纖細精致!逼浞ǔR阅净、金屬為胎,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,少則八九十層,多達一二百層,至相當的厚度,待半干時描上畫稿,然后再雕刻花紋。一般以錦紋為地,花紋隱起,華美富麗。
剔紅在北京通稱雕漆(含義比剔紅更廣,剔黃、剔黑、剔彩等也都包括在內),即用籠罩調銀朱,在漆器眙骨上層層積累,到一個相當厚度,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紋的做法。從剔紅花紋刀口的斷面,有時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數,但不容易數得精確。明清時期,剔紅有肉薄道數較少的,也有多到五六十道乃至百道以上的。另一方而每道漆層的厚薄,各器也有出入,因而古代剔紅實物,厚薄很不一致。明代雕漆,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,花紋尚肥腴飽滿,漆層薄了是刻不出來的。漆層厚,費工又費料,速成求售的制品是不可能這樣做的。剔紅漆色有深紅近于紫色的,有正紅的,有色淺而略呈黃色的,自以顏色純正、光澤明亮者為上。
剔紅工藝品